跳到主要內容區

【教學】如何使用高大的校園網路及電子郵件?

這篇是給新生快速認識的懶人包,僅挑選重點部分。

各項詳細說明皆可在圖資館網頁內找到,請點選網頁內的分頁按鈕到對應的說明!



如何使用校園網路?

預設帳號密碼

  • 帳號:學號(不用加上@mail.nuk.edu.tw)
  • 密碼:身份證字號英文小寫,外籍生、僑生則為西元出生年月日(若為 2000 / 12 / 31,則為 20001231)。
  • 路密碼不與其他系統連動,變更學務系統、教學平台等的密碼,都不會影響到網路系統。
  • 若畫面閃一下跳回登入,代表帳號密碼打錯了。

 

更改網路密碼

  • 請登入學校提供的 Google 帳號後(參考下一項說明),到 同步Google Workspace與校園網路帳號密碼 系統處理。
  • 同時變更 Gmail 與網路的密碼,若單獨至 Google 控制台變更 Gmail 密碼,不會同步到網路系統。
  • 僅供校內使用,若忘記網路密碼但記得 Gmail 密碼,請至電腦教室、系上公用電腦、或者借用已連上校內網路的電腦,使用後請記得登出帳號。

 

連線至無線網路

  • 請參考詳細圖文說明以及 FAQ 網頁
  • 如果出現連線很慢或連接不上,可能是設備還連接在上一台基地台,請關閉 Wi-Fi 稍等 10 秒後重開。
  • 圖資宅創、理院地下一樓電腦教室、工院二樓電腦教室、外部廠商租借空間等,非圖資館管理範圍,故未設置基地台,請洽詢該空間的持有單位。
  • 每日限流 10 GB,超過會自動降速。
  • 筆電請使用 iNUK,或參考 FAQ 安裝 802.1x 相關驅動程式再連線 iNUK_1x。
  • 廁所、停車場等非教學空間,不會架設基地台,請不要再詢問沒有 Wi-Fi 的問題……。
  • 請勿將帳號借予他人使用,若發現以此行為來繞過流量限制,將以異常使用鎖定帳號。

 

連線至有線網路

  • 請先確認空間是否自行架設集線器(Hub)、交換器(Switch)等設備,或是否有自行裝潢。
  • 圖資館提供的網孔僅到牆壁,若有自架設備、裝潢空間,或是裝潢已將學校網孔蓋住,請與該空間管理人洽詢如何連線。
  • 請自備網路線連接至牆上網路孔,使用自動配發 IP 方式,則會跳出認證畫面,登入後即可使用。
  • 若使用固定公開 IP,請與系辦索取一組未被使用的 IP,並在電腦上設定對應的資訊後,即可使用。
  • 若有自架設備、裝潢,請將電腦直接連接到學校網路孔測試,確定非設備問題再報修。

 

連線至宿舍網路

  • 宿舍網路為委外中華電信辦理,並提供無線網路為主,連線密碼、報修方式請參考 學生宿舍網路使用說明(112學年度起適用)
  • 報修請參考上述文章內的 24 小時報修平台,請勿使用學校報修系統
  • 清宿時請勿帶走基地台和電源線
  • 請勿撬開牆壁上封閉的蓋板,該網路孔現已停用。

 

注意事項

  • 學校不會寄送「偵測到瀏覽成人網站」並請同學去上課的簡訊,該類簡訊為詐騙/惡作劇郵件,請不要相信並先進行求證!
  • 請設定安全性較高的密碼,並於 Google 設定二步驟驗證保護帳號安全。
  • 無線網路為輔助教學用,因無線干擾因素多,如需較穩定連線請使用有線網路。
  • 校園網路僅供學術使用,架設遊戲伺服器、挖礦、干擾他人使用、進行非法行為等,將停權帳號與 IP,嚴重將報請學務處以校規處置。
  • 請不要報修自己家中的設備(這裡不是售後服務中心= =)。

 


如何使用 Google Workspace 教育版電子郵件

《連結外部服務前請留意》

Google Workspace 教育版為 Google 提供的服務,圖資館同為使用者,無法控制變更。

因 Google 政策可能會調整,若調整影響在校師生學習使用,就可能會取消校友服務。

在連結外部服務前,請務必考慮此因素。

預設帳號密碼

  • 帳號:學號@mail.nuk.edu.tw
  • 密碼:身份證字號英文小寫,外籍生、僑生則為西元出生年月日(若為 2000 / 12 / 31,則為 20001231)。
  • 請至 Google 登入畫面,輸入上述帳號密碼即可登入。

 

容量限制

  • 在校學生:提供 10 GB儲存空間,畢業後請依照通知信清理帳號。
  • 畢業校友:提供 1 GB 儲存空間,僅可使用 Gmail,離校後未清理將被停權,未復權則會被刪除。
  • 轉、退學:依照《國立高雄大學電子郵件管理辦法》第四條之四規定,撤銷入學資格、開除學籍、轉學、退學會依名單清除帳號。

 

使用提醒

  • 請記得設定備用信箱,若忘記密碼就可透過備用信箱重設。
  • 如忘記密碼且無法自行重設,請由帳號持有者本人攜帶學生證或其他證件,至電算中心辦理重設。
  • 因應近期詐騙與社交工程氾濫,為保護同學帳號安全,現不受理非本人申請。

如何找到誰導致網路異常

基本認識

  • 會產生連線不穩的因素很多,例如:
    1. 電腦網卡或驅動程式故障。
    2. 電腦內程式運作異常,或感染惡意程式
    3. 網路線損毀故障
    4. 自架的設備故障或老化
    5. 網路孔故障
    6. 交換器接口接觸不良或異常
    7. 對外頻寬高負載
    8. 學術網路/商業網路線路不穩或路由異常。
    9. 對方伺服器異常。
    10. 對方伺服器限速或同時多人存取,比如說:加退選中午因為很多同學同時湧入選課系統,容易導致塞車。
    11. 有人在大量占用校內對校外的頻寬(最常見)。
    12. 同一區域內有人佔用大量頻寬或使用 P2P。
    13. ……還有更多更多的情況
  • 測速結果不代表網路實際運作情況
    1. 結果會受限測速伺服器的線路情況。舉例來說:若我方線路最高為 300Mb/s,但對方線路速度最高為 100 Mb/s,連線到對方的速度就不會超過 100Mb/s。
    2. 除專用測速站台外,真實環境多不會開放到速度上限。
    3. 真實環境除下載檔案外,頻寬需求不會和測速一樣高,約 20 Mb/s 即可滿足大多數需求。
  • 人多頻寬會被分散
    1. 舉例:尖峰時段僅無線裝置,就有數千台設備同時在線上,而頻寬為全校共用。
    2. 網路線的理論最高速,不代表真實對外速度。用比喻的方式來說:校內道路有十個車道(代表網路線),校門口只有三個車道(代表對外線路),車多時還是會塞在校門口

 

找出誰異常的順序

  1. 若曾手動設定網路或網卡,請先檢視網路設定是否有誤。
  2. 檢查是否只有特定網址、IP有異常。若其他網址與IP無異常,則為該網址、IP異常。
  3. 檢查是否只有那台設備有異常。若其他設備無異常,則為該設備異常。
  4. 檢查是否其他同學也有相同情況。若其他同學沒有,則為您的設定或帳號有問題。
  5. 檢查周邊有沒有人在大量占用頻寬,如大量下載、使用 P2P 等。若有則為其他使用者占用線路。
  6. [有線網路] 檢查是否有自行架設集線器或交換器,若有,請將網路線直接連接到牆壁網路孔。若連接到牆壁網路孔沒有異常,則為自行架設設備有異常。
  7. [無線網路] 靠近基地台後,將 Wi-Fi 關閉後重開,若已無問題,則為設備連接到前一台基地台,或是訊號送不回基地台導致。
  8. 若連接到另一個牆壁網路孔/另一台基地台沒有異常,請報修網路孔與基地台異常。

 

維修系統在哪裡

  • 宿舍網路請依照 學生宿舍網路使用說明 報修。
  • 其餘請至 維修登錄系統 填報,填報時請註明詳細資訊,並確定留下的電話要可以打通
    • 請包含以下資訊:有線或無線網路、詳細情況、發生時間與位置、是否其他人也會這樣。
    • 因已有數次聯絡電話無法撥通的情況,請確定電話能打通,以免無法聯繫進行維修。

 

提醒事項

  • 很久未使用,或是找到櫃子後的舊網孔等,有可能因空間使用變化,沒有設定到目前單位的網段。此類需更改設定才能使用,請洽電算中心網路通訊組。
  • 若場地有多人使用,請由一位代表報修與聯絡即可,不要填多張單子。

 

 

瀏覽數:
登入成功